节约用水: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加强用水管理的措施。通过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工艺,实行计划用水,杜绝用水浪费,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科学的用水体系,合理有效的使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以适应地区工农业、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持续发展的需要。
生活节水:包括公共生活节水与居民生活节水两部分。公共生活节水主要通过提高间接冷却水循环利用率、锅炉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率、节水器具普及率等来达到节水的目的;居民生活节水主要通过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养成节水习惯、更换和普及节水器具来实现。
工业节水:通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降低万元产值取用新水量、提高工业用水效率等来实现。
农业节水:通过实行用水计量收费、用水定额管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农村经济结构,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减少农田大水漫灌,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节水型社会:节水型社会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节水型城市:节水型城市是指一个城市通过对用水和节水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调整用水结构,加强用水管理,合理配置、开发、利用水资源,形成科学的用水体系,使其社会、经济活动所需的用水量控制在本地区自然界提供的或者当代科学技术水平能达到或可得到的水资源量的范围内,并使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