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行驶中,不用发动机的动力,依靠汽车本身的动能(惯性力)或下坡的位能继续行驶,称为滑行。滑行时发动机处于急速运转或不运转,因此,只需消耗很少的油或不消耗油。所以滑行是重要的节油操作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驾驶员的滑行里程占总行程的30%-40%。
滑行的优点
滑行时燃料消耗少,有利于节油和环境保护;滑行时车辆振动小,嗓声低,使驾驶员和乘员感到舒适;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器和轮胎等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预定点的停车,可以通过滑行代替制动或停车,减少事故发生,有利于行车安全。
滑行时的操作方式
滑行时的操作有熄火、不熄火两个类型。从解脱发动机驱动方式可分为脱档滑行和踩离合器滑行。滑行时发动机可怠速运转,也可熄火停转。它们各有应用范围,也各有利弊。
不熄火,不脱挡滑行(强制怠速滑行)
这种滑行时,发动机转速为强制怠速转速(约1000r/min-1500r/min之间),汽缸内吸进了大量的过浓混合气,燃烧极不完善,排出的废气污染很严重。这种滑行方式由于滑行时一部分功能消耗于传动系统的阻力和发动机的压缩功,因此通常只在下坡时出于行车安全的考虑而采用。有少数驾驶员错误地在下长坡时不脱挡,关电门熄火滑行。这样不但不能节油,还会使吸入缸内的过浓混合气中的燃油沉积于缸壁上,冲淡缸壁上的润滑油,加速发动机的磨损。
不熄火,脱挡滑行
滑行时发动机还在运转,空气压缩机还在工作,因此有利于安全行车。
熄火,脱挡滑行
这是当前驾驶员普遍采用的操作方法。这种滑行有两个问题,一是下长坡脱挡熄火滑行,过分依赖制动器,不能保证行车安全,而且冬季有冻水箱的可能。二是空挡熄火滑行后,经重新起动发动机后才能挂上挡,不但增加操作难度,而且当行车发生问题时,往往来不及挂挡,从而导致发生事故。
踩离合器熄火滑行
这种滑行方法为大多数城市公共汽车和部分货车驾驶员在加速-滑行时所采用。这种方法有以下优点:和脱挡滑行方法比较,操作比较简单。驾驶员不须摘挡,只须踩下离合器,关闭电门即可。再起动时,只须放松离合器、开通电门,而不须用起动机起动,再挂挡加油,节省了用电,也节省了起动用油。遇到情况放松离合器即可正常及时地使发动机参加制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踩离合器滑行将给驾驶员增加劳动量,同时离合器保养调整不当时容易造成离合器损坏。
由此看出,上述四种方法各有利弊,根据交通部颁布的《汽车运输和修理企业技术管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汽车下坡时严禁空挡滑行”,“除预定减速停车外,不得熄火滑行”,除第一操作方法以外,其他三种操作方法均不得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