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温室气体排放加剧,能源紧缺,严峻的形势向我们发出了紧急呼吁。我们该怎么尽快走上“节约型”道路?很简单,大家都赶快多多采用节能产品就行。然而,很多人对节能产品却是“想爱又不敢爱”,这是什么缘故呢?
“身价”过高,叫人望而止步
眼下中国人的收入水平高了,过去只当作神话传说,冬能添暖和、夏可送凉的家用空调,现在早已不再是百姓家庭的奢侈品,在城镇居民中,一户人家几只空调并不稀罕,有的人家更是装上了中央空调。
不过,空调毕竟是只“电老虎”。据浙江杭州市电力部门分析,在炎夏季节,空调的耗电量要占到该市全部耗电量的三分之一还要多;而在居民家庭中,七、八月份空调用得多,两个月缴的电费也会抵上平常大半年。
耗能量大,节能的效果和潜力也就大。于是,许多“节能空调”和号称最大优势在节电的“变频空调”成了电器商家的“卖点”,一到夏天,节能空调“大展销”、“优惠促销”纷纷登场。可是,记者在“暗访”一次节能空调展销活动时发现,尽管其打出的横幅广告十分诱人,但精打细算的顾客却还是不大买账。
的确,现在大凡一件产品打上“节能”标记,其“身价”就都陡增。人们本来就对你能否真的节能心存怀疑,你价格又这么一抬,大家就更是“敬而远之”了。尤其是一些新婚家庭,要添置的很多,开销本来就紧巴巴的,还不如把价差拿来另外多添购一件东西了。
最近,一种引进技术开发的新型节能建材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据介绍,这是一种由若干太阳能电池组合成的贴膜。把它覆贴在大楼的楼顶或外墙上,既可代作防水堵漏隔层,产生的电源还可供楼里使用,多好!可惜的是,它的价格高得令人咋舌,据说买一平方米的钱要相当于买两三平方米的楼,谁还敢去“贴”它?
如果到了节能产品的价格比传统产品更低的那一天,相信节能产品一定会成为主流,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麻烦”太多,叫人既“爱”又“恨”
节能产品叫人“想爱又不敢爱”的另一个原因,是不少产品有的质量低劣,有的设计不当,用上了会给人带来诸多“麻烦”。
近段时间,媒体上做了不少有关节能灯的“文章”,想让大家多改用这种可以比仍在大量使用的白炽灯节省80%电力的新型灯。是啊,有专家计算过:如果我国现有的白炽灯都换用节能灯,一年节省的电力有600亿度,可供一个中等省份用一年,何乐而不为呢?
也有媒体披露过这么好的节能灯为啥使用率还是很低的原因,指出关键就是节能灯泡价格要比白炽灯近10倍,老百姓说“省电不省钱”。
还有一个节水器的例子,虽说严格讲不属节能产品,但道理相近:过去,人们使用的抽水马桶要靠大量的水冲刷便池,十分浪费。于是这几年不少改用了高压冲击龙头,不多的水就能把便池冲刷干净。这种龙头好是好,可惜似乎大都质量不过关,往往用不多久,高压就变成了低压,再怎么死命地按压龙头,冒出的水流也是细细软软的一条,根本冲不掉便池的大便,弄得人们怨声载道。
看来,节能产品的技术改进,也是促进节能产品推广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