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消费者在使用节能灯的时候会觉得节能灯容易坏,还有人认为节能灯对视力有不好的影响。其实不然,这些都是因为消费者对节能灯不了解造成的。节能灯外形尺寸与白炽灯相近。在相同情况下,消耗的电功率是白炽灯的1/4,而寿命却是白炽灯的6-8倍。另外,节能灯表面发光也比白炽灯柔和,是理想的白炽灯替代品。除射灯外,在所有使用白炽灯的地方,都可以用节能灯替代。
但是节能灯却有些“娇气”,如果频繁开关,短时间内多次接通电流,会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所以,用节能灯就不必再遵循随手关灯的习惯,节能灯即使用上很久也费不了多少电。另外,目前大多数节能灯都不适合用在可调光的灯具中,也不适合安装在那些靠声、光控制开关的灯具中。电压过高或者过低也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说到节能灯对视力不好,是不对的。如果节能灯灯光直射到人的眼睛并产生眩光刺激,确实会对人眼有害,但很多场所的照明环境是靠灯泡和灯具两方面来实现的,节能灯只是其中的一个组件,它发出的光通过灯具重新分配后,并不直射人眼。具体说来,应按如下方法挑选:
第一,要根据使用环境的大小和不同的照明水平要求,选择不同功率规格、光通量和寿命的节能灯。大部分企业会在包装上列出产品本身的功率及对照光度相类似的钨丝灯泡功率。举例说,包装上有“15W→75W”的标志,一般是指灯的实际功率为15瓦,可发出与一个75瓦钨丝灯泡相类似的光度。部分节能灯有白光和黄光两种灯光颜色供选择,一般人心理上觉得白光较冷,黄光较温暖,用户可按个人喜好,选择与家居陈设相适应的灯光颜色。
第二,安全质量,目前国家对节能产品的认证围绕安全和节能两方面展开,主要有“CQC”(安全认证)和“节”字(节能认证)两种认证标记,得到认证的产品即符合国家安全和节能标准的要求,不过这两项认证由企业自愿参与,不具有强制性。
第三,除了看品牌和认标志之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样品、产品、包装和说明书上的信息来检验产品质量。这些信息包括生产企业相关信息(如厂名、厂址、联系人、上级单位等)、相关指标、产品执行标准等等。这些信息应清晰易辨认、附着牢固,字迹、图案不得模糊、重叠。
第四,查看节能灯外观也是检验其质量最常用、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好的节能灯应外表光洁,无气泡,灯管内的荧光粉涂层应细腻,无颗粒,呈均匀白色;灯头与灯管应呈垂直状态,不应有倾斜;灯头与电源的接触面应平整。
第五,可以动手检验节能灯的质量。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旋转灯头,观察灯头与灯体是否有松动,并用手摇晃节能灯,若灯管与塑料件之间联结牢固就不会有响动。
第六,如果做到了以上这些,对节能灯的质量还是没有把握的话,可以对节能灯进行通电检查。开灯5秒后,再关55秒,观察灯丝,一般无黑黄的节能灯较好。此外,消费者还可以观察灯管在通电瞬间的发光情况。“正常情况下,灯管发光先有点暗,几秒后,突然变得很亮,这样的灯管比一通电后立刻就变得很亮的灯使用寿命长。据介绍,标准规定预热型节能灯发光由暗到强的时间应≥0.4秒。
第七,在购买节能灯的时候如果不能正确判断质量,最好到大型的超市或电器商店购买,因为那里销售的多是国家节能灯推广名录中的产品,质量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