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每一度电,节省每一滴水”已不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节能小故事,看起来虽不起眼,但只要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切实推进节能事业的发展,就能有力地促进国家确定的节能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更高。今天,我们就集中讲讲身边的节能故事,谈谈大家的节能妙招,希望会对关注节能事业发展的人们有所借鉴。
消费节能“观念转变”
注重消费过程中的节能,正日益成为一种时尚。比如,购房者不再把豪宅与优质居住环境画等号,而是更加注重建筑的节能性和周边环境的和谐与环保。
近几年,小到节能灯大到节能住宅,各种节能产品越来越多。如果算小账,把节能产品省下来的费用算进去的话,买节能产品比非节能产品要便宜许多。如果算大账,节能产品能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资源,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消费者来说,节能意味着省钱。
那么,节能产品到底能够为消费者节约多少钱呢?以268升的家用电冰箱为例,能效为1级的要比5级的每天节省约0.7度电,每年可以节省约260度电。以每度电费0.5元、冰箱使用寿命12年计算,整个电冰箱使用寿命期共可以节省约1560元;再以1.5匹的空调为例,能效1级的产品与5级产品相比,每年大约节约电费200元—300元左右(以年制冷时间500小时计),而购买能效1级产品比5级产品仅需要多支付700元左右,多出的这部分钱,只要两三年就省回来了。
同样的,购买节能照明设备也更为省钱。绿色照明就是指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电器产品。借鉴国内外的居室照明标准,按每天照明3小时计算,用普通白炽灯满足一间20平方米的客厅照明要求,需要5只40瓦白炽灯泡,一年耗电219度;如果采用节能灯,只需5只11瓦节能灯,一年耗电仅为60.2度。
如果我们都能自觉进行节能消费,产生的效益是相当可观的。目前生产、销售的家用空调、电冰箱、洗衣机都强制贴上“中国能效标识”,便于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对节能的效果进行直接比较。从目前市场销售来看,节能家电产品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依然存在,但相比以往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如果节能消费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并真正行动起来,国家确定的节能目标就能顺利实现,我们自己的生活质量也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