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来天气一天天寒冷起来,脚,离心脏最远,热量供应到脚最少。所以,脚最容易感觉到冻。同时,要保持体温,需要向脚输送更多的血液,所以体温就会相应下降。这也就是“寒从脚生”的道理。冬季保暖不防先来个中医足浴,在泡脚的时候还能达到保健的功效。
当归干姜浴 暖身袪寒
受到寒气影响,寒底人士或气血循环较差的人怕冷的情况更为严重。除了进食温热补品如羊肉、鹿茸等外,不妨以一些温和活血的中药来浸足浴,例如干姜、附子和吴茱萸均是温药,具有散寒止痛和温经通脉的功效,有助打通经脉,并帮助袪散寒气,令身体温热。若能加强气血循环,效果就相得益彰,可加入行气活血的中药如当归和党参等,令气血畅顺运行全身。
材料 干姜1两、附子1两、党参1 、当归1两、吴茱萸5钱
做法 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并隔渣取液,待暖,浸足20~30分钟。
功效 行气活血,暖身袪寒。
荆芥防风浴 预防外感
天气转冷,稍一不慎,身体便容易受病邪,特别是风寒感冒更为普遍。想预防应不时用一些袪散风寒的中药作食疗,又或制成药液浸浴或足浴,有助预防风寒感冒,在初发期间更能减低恶化机会。中药如荆芥、防风、姜活和紫苏叶等均是发汗解表的中药,具有升散作用,即能透过发汗而袪除表邪,治疗恶寒、发热、头痛等外感症状。
材料 姜活1两、独活1两、防风1两、荆芥1两、紫苏叶5钱
做法 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隔渣取液,待暖,浸足20~30分钟。
功效 辛温解表,袪风防感
专家提示:除了足浴外,不妨将暖水袋放于腰间,能收温肾补肾的补益功效。皆因腰间有肾经,而肾主宰身体多个部分的机能,包括生殖、内分泌、脑、神经、骨骼等。肾的功能好,身体自然壮健,老来亦不易出现白发脱发、性功能下降、腰膝酸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