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冬季食疗药膳

[导语]冬季,气候干燥,天气寒冷。古书云:肾主藏精,故尤应补肾,将精气固摄于内,以备春天生命活跃生长所需,此为冬令进补之首要意义。

 


 

冬季,气候干燥,天气寒冷。古书云:肾主藏精,故尤应补肾,将精气固摄于内,以备春天生命活跃生长所需,此为冬令进补之首要意义。以下提供暖冬药膳,宜根据体质食用,体内若有急性感染(如上呼吸道发炎、急性肠胃炎等)或属热性体质者(如常见面红目赤、口渴口苦、烦躁易怒、大便秘结等症),宜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适当药膳,勿擅自食用温补药膳,以免产生副作用。

暖冬药酒

作法:将所有药材切碎,加入酒,浸泡15天,过滤后即可饮用,饮用前可加玫瑰花1朵,浸泡10分钟后饮用,每天约40㏄。

药酒

一、安神药酒:

配方:五味子5钱、桑椹子1两、女贞子1两、黄精1两、麦冬1两、茯神1两、龙骨1两、牡蛎1两、石菖蒲1两、远志1两、薏仁1两、浮小麦1两、酸枣仁1两、川芎3钱、甘草5钱、高梁酒及米酒头各半瓶及红葡萄酒2瓶。

功效:调理阴阳,安神定志;睡前服用。

二、阴阳双补酒:

配方:黄耆1两、当归1两、菟丝子1两、淫羊藿1两、炙甘草5钱、五味子5钱、桑椹子1两、女贞子1两、黄精1两、麦冬1两、菊花1两、车前子1两、红花3钱、高梁酒及米酒头各1瓶及红葡萄酒2瓶。

功效:滋阴温阳,补气养血,耳聪目明,美容养颜。

暖冬药膳过“九九”

1、二参鸡:

材料:人参须三钱,炙甘草一钱半,当归二钱,川芎一钱半,黄精一两,红枣三钱,黄耆五钱,生姜五片,乌骨鸡半只,麻油及酒适量。(四-五人份)

作法:将全部药材放入纱布袋中,锅内烧热麻油,炒香姜片及鸡块,加入药袋、适量水及米酒,先以大火煮滚,捞除浮沫后改为小火,炖煮约1小时,取出药袋,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温补气血,适用于气血两虚,常见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胸闷胸痛、动则益喘、头晕目糊、四肢冰冷、大便稀软等,常食此方,可强心消脂,增强抵抗力,减少感冒。

备注:口干舌燥或便干便秘者加麦冬一两;关节酸痛者加杜仲五钱。

2、阴阳双补羊肉炉(红烧羊肉):

材料:肉桂一钱半,黄精五钱,当归三钱,石斛五钱,羊肉二斤,苦瓜一条(约十两)和适量大白菜、茼蒿、大骨头及米酒。

作法:将中药材放入药袋中,与大骨头、生姜及米酒熬煮约一小时,去除药袋及骨头,放入大白菜及苦瓜,煮软后加入羊肉片或羊肉块及茼蒿,待熟后调味即可饮汤吃肉。

功效:补肝肾、滋阴温阳、清热美颜,适于口干舌燥、喜温畏寒、面斑粉刺、脸部潮红、腰部冷痛、四肢冰冷、大便干结、小便量多等属于阴阳两虚,寒热错杂者。

备注:寒症重者增加羊肉及当归的量,热症重者增加苦瓜及石斛的量。

3、止咳定喘珠贝粉:

材料:珠贝粉六十公克,粉光参粉三十公克,冬虫夏草粉(或蛤蚧粉)三十公克。

服法:将诸药混合均匀,每次取三至四公克吞服,每日二次。(儿童减半)

功效:补肾纳气,润肺养阴,化痰止喘;适于气喘及慢性咳嗽之缓解期。

4、清炖明目玉竹鸭:

材料:枸杞二两,菟丝子五钱(布包),玉竹一两,鸭半只,葱、姜、盐及米酒适量。(六人份)

作法: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隔水清炖,炖熟后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滋补肝肾之阴;适于腰酸头晕、烦躁不安、潮热盗汗、烘热汗出、手足心热、大便干结、尿少尿赤等属于肝肾阴亏者。

5、强心红豆汤圆:

材料:新鲜山药一斤,红豆半斤,葛根五钱,荷叶五钱,适量小汤圆及红糖。(十人份)

作法:山药削皮洗净,切成丁块备用;葛根及荷叶放入药袋中,将红豆及药袋放入锅中,加水浸泡一小时,开大火煮滚,转为小火,煮熟后加入山药,再煮约五分钟,去除药袋,最后加入红糖及煮熟之汤圆,即可食用

功效:补肺益气,补血强心,健脾补肾,温中散寒,利水消肿;适于疲乏无力,头晕目眩,胸闷气短,面浮肢肿,贫血等症属气虚血弱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