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冬季养生——针灸

[导语]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有些人认为针灸只能治病,其实不然针灸还能起到进补的作用呢。

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有些人认为针灸只能治病,其实不然针灸还能起到进补的作用呢。

在冬季进补上,很多人会认为,补或泻只能通过药物调整。其实不然,针灸也能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经络系统内属腑脏,外络肢节,沟通表里内外,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与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作用。温针是针灸进补的主要方法之一:艾条燃烧产生的温热感利用针身传递到深处穴位中,让针感与温热感“强强结合”,两者的共同作用,更能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从而达到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从而起到了更好的治疗保健作用,所以针灸进补方法在冬季进补方面就有着独到之处。尤其是在冬天,选择具有强壮作用的腧穴进行艾灸,以温壮元阳,激发经气,调动机体潜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从而达到与夏季“冬病夏治”一样的目的。

那么哪些人适合针灸进补呢?

在治疗上,温针方法可治疗中风、面瘫、哮喘、感冒、关节退行性病变等症。尤其是关节退行性病变症,主要是由于中老年人肝肾亏损,精血不足,气血运行不畅,加之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引起经脉不通而发病,温针可起到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温经通络的作用。此外,哮喘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冬病夏治”的方法,在冬季也可利用“冬至灸”的方法以加强“夏治”的作用。

养生保健上,对于免疫力低、体质虚弱、易感冒、慢性泄泻、四肢欠温、畏寒、局部关节冷痛等有阳虚症状的患者,都可以使用针灸进补的方法,而针灸进补的主要穴位是足三里、中脘、关元、气海、神阙穴、大椎等。我们在平时居家也可以用灸架进行温灸关元、气海、大椎等穴,达到温壮阳气的作用,方便,安全,有效。例如在冬至前后施用关元灸,可预防中风、感冒;灸足三里,能健脾胃、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灸神阙,可治疗阳虚的慢性腹泻等症。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