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是运动系统的常见病,每到寒冬季节,由于病变局部受冷空气的刺激,血管形成广泛收缩,造成关节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关节红肿、剧痛。冬季常见的关节病有以下几种。
骨性关节炎 又称老年骨性退变或骨质增生,发病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女性60岁左右为发病高峰,特别是做教师、纺织工和矿工的女性发病率最高。此外,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患者也应注意预防。
症状:手、膝、髋关节、腰椎疼痛,上下楼膝关节疼、骨擦音明显。早晨关节不灵活,大约活动10分钟可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特别是40岁左右和刚生产的女性。发病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情绪、压力等。症状:手、腕、膝、脚踝关节、脚趾肿痛、僵硬。早晨活动关节30分钟以上,可有效缓解。
强直性脊柱炎 以13~33岁男性多见,多为遗传、感染、久坐等原因造成。表现为膝关节下方或两侧酸痛、脚踝肿、臀部疼、腰骶疼、腰背僵硬,休息后更痛。下床行走活动后,症状会明显减轻。
痛风性关节炎 多发生在40岁左右肥胖的男性,病因为:肥胖、高蛋白饮食、饮酒、剧烈运动等,多在进食涮锅、海鲜、饮酒后发病。主要表现为半夜突然大脚趾或脚背肿痛难忍,不能行走。此类患者应忌酒,忌暴饮暴食,少吃火锅。
类风湿性关节炎 该病常表现为小关节(手指关节、腕关节等)疼痛,且发病关节呈对称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在35~50岁之间,但老人、幼儿同样可发病。因其病因与遗传、感染、环境、免疫有着复杂关系,临床尚无法彻底根治,只能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维持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