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一切病症都由病邪引发,基于呼吸道疾病,中医来说,一年四季季节不同,人体所受到的病邪侵害也不同。基于秋冬季,应该主要是肺燥而引发的。我们称为感冒,或是咳嗽。再细分下来,没有痰的叫咳,有痰的叫嗽,但一般来说,咳与嗽多为并见。”
现代人普遍工作压力大,每天很累,吃饭不规律,极易造成气血不足,而秋季主燥,在气血不足的状态下,燥邪就易伤肺,肺是最怕燥的,它在五脏里也是最嫩的部位,因此感冒多发也就不足为怪了。
同时,辨证地讲。造成感冒也分内因和外感两种。
所谓内因,就是我们常说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它们对身体的影响是无形且巨大的。哪一方面的情致调节不好,都会引发病邪。像范进中举就是因过喜而引发病症的典型事例。因为太高兴了,所以得了失心疯。疯疯癫癫的,结果只好找了一个范进最怕的女人,河东狮吼,平时范进看到她就会手脚发抖,结果她大声一叫,当场就把范进吓醒了,病也就好了。
所以说喜太过了也不行,会伤到心脏。至于其他的也是一样道理,过忧则会伤肺,秋冬转换,人的心情是很容易低落的,调节不好,邪气就会伤到肺,引发咳嗽。
倘若已经患上咳嗽的人,再遇到过于忧虑的事情,咳嗽就会加重,甚至百日都不会好。 至于外感就很好理解了。秋冬季节更替时,天气有时候很难揣测,前后两天日温度相差十度都不鲜见,这种突然变化的天气,使人体的调节功能很难一下适应,若不能及时增减衣服,感冒的几率就会大增。
说到底,秋冬季节转换,无论是西医讲的呼吸道疾病还是中医阐述的感冒、咳嗽,绝对是多发季节。那么有没有什么预防的良方呢?
中医认为,咳嗽、感冒,包括气管炎甚至肺炎等症,患病的主因还是肺燥引起,因此,防肺燥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