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后三宝
按:道家相传,天后,乃海神也。宋代莆田县湄洲屿林愿之女。天后降生时满室异香,至弥日,不闻啼声,故名日“默娘”。其十三岁时,遇一老道士号玄通者,授默娘玄妙秘法,年十六岁时,常于大海狂澜之中拯救遇难者,常能乘席渡海,云游岛屿。年二十八岁尚未嫁,时父兄航海遇难,默娘出神往救,救兄生还,父殁,其于海觅尸三日,觅父尸而回,随于山头坐化。乡人以其肉身建立神庙。凡航海人士,常奉祀之。宋代高祖,敕封灵惠昭应天后;元代世祖,封为护国明著天妃;明代成祖,封为弘仁普济天后;清代康熙,加封为天上圣母,列入祀典。道教沿海各地,多有天后圣母庙宇。
“天后三宝”,乃道家养生食方。食方之名,源于相传典故。方中食味相配,有清心、补虚、明目、养血、理气、生津、化痰、祛湿之效。习练外动功法,食之,有强肾、壮骨、益筋、壮神之益。
食方:冬瓜一个、鲍鱼一个、贻贝二十四个、小虾二十一个、蘑菇八个、红枣七个、玉米四十九粒。
方义:冬瓜,祛痰、利尿、清热、消肿;鲍鱼,滋肾,散热结,通五淋;贻贝,补虚损,益肾亏,解湿热;虾,补精髓,壮阳事,强腰脊;蘑菇,补气、健脾、开胃;红枣,补血、益气、健脾、和胃、生津;玉米,养血、强筋、利胆、利尿。冬瓜、鲍鱼、贻贝、小虾、蘑菇、红枣、玉米,人心、脾、胃、肺、大肠、小肠、膀胱经,食味归入经脉,精微化生精气、神气,贯通四肢百骸,肌肤筋骨,人身心得其养,精力必然充沛,习气练功,会日见受益。
食法:将冬瓜削去五分之一,将鲍鱼、贻贝、小虾、蘑菇、红枣、玉米,置入冬瓜之内,加水至冬瓜余部四分之三处,将冬瓜置人蒸锅内,蒸热。食时,饮汤,伴冬瓜瓤共食之。中午食之为宜。
注:适量加盐、黄酒、五朵甘菊花,以清淡饮食为良。
6、玉宇素斋
按:道家相传,玉皇,亦称玉帝,居于玉宇之处,玉清三元宫。斋者,乃整洁身心,不如荤为斋。
“玉宇素斋”,乃道家养生食方。食方之名,源于相传典故。方中食味相配,具有补益心血,强固肾精,清肺益气,清热解毒之效用。习练内养功法,食之,有清心、宣肺、补肾、壮精之益。
食方:竹笋二两、蘑菇七个、黄花一两、菠菜四两、豆腐皮二两、胡萝卜五两、黑木耳半两、酱黄瓜一条。
方义:竹笋,润喉化痰而清热;蘑菇,补肝血而悦神;黄花,宽胸益气而化湿;菠菜,舒胸润燥而通血脉;豆腐皮,健脾和胃而益气;胡萝卜,益血补中而健食;黑木耳,利气和胃而化瘀带;酱黄瓜,利水道而解热毒。竹笋、蘑菇、黄花、菠菜、豆腐皮、胡萝卜、黑木耳、酱黄瓜,入肺、脾、肾、胃、大肠、小肠经,食味归入脏腑,精微输布经脉,气受益而和,血受养而盛,气血流注通畅,神志得以滋养,修性而养内,必有受益。
食法:将竹笋、蘑菇、黄花、菠菜、豆腐皮、胡萝卜、黑木耳,入瓷罐或砂锅中烫热、切成丝,酱黄瓜切成丝,加麻油、芥末、冰糖末、醋、酱油,皆适量,拌食,宜中午食之。
崂山道膳
崂山道士玄中子,修行道家养生益寿之学,求身心交泰之法;习练道家养气毓神之功,求强身延年之术。道人云游四方道教庙宇,遍访各地道学名士,专心搜集道家养生之饮膳食方,希冀练性修真,毓神养气,而达“性命双修”之志。
1、瑶池仙台
按:瑶池,乃道家传说中之“仙境”也。相传,道教之神西王母,所居之金阙,在龟山昆仑之圃,阆风之苑,其左带为瑶池,其右环为翠水。
“瑶池仙台”,乃道家养生食方。食方之名。源于相传典故。方中食味相配,可生津液以养气。和血脉以养精。食味精微相合,善养内;食味精微化生,善强化,习练内养功法,食之有益。
食方:椰子一个,芹菜半两,荸荠三个,青萝卜条三根,兔肉半两。
方义:椰子浆,内补气而益肾;芹菜,醒脑而醒神明目;荸荠,益肺气而宽胸;萝卜,顺气而清热化痰;兔肉,补中益气而健脾生津。椰子、荸荠、萝卜,入肺、脾、胃经,其精微调养肺气以贯通经脉;兔肉、芹菜,入肝、肺、脾经,其精微濡养血脉以化生精力。内养,赖乎精气以生神,食之得养,必有受益。
食法:将芹菜、荸荠、青萝卜、兔肉置于椰子之内,加水适量混合椰浆,文火蒸热,早、晚食用。
注:适量加盐,以淡食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