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太高易引发疾病
冬季天气寒冷,供暖又成了政府和老百姓的关注热点。人们都希望室温越暖和越好,可是室温真的越高越好吗?室温究竟多少才最好呢?
室温太高易引发疾病
但是居室如果“温暖如夏”也不见得有益于健康,适宜的室内环境还与相对湿度的高低有关。一般情况下,室内温度越高,空气就越干燥,相对湿度就越低。在冬季,适宜的室内相对湿度为30%-60%,而在供暖期大多数家庭的相对湿度仅在15%左右。这种相对湿度较低的干燥环境对身体健康是有相当危害的,表现在:
一、干燥环境中一些细菌病毒容易生长并随干燥的灰尘四处扩散;呼吸干燥空气可损伤呼吸道,引发哮喘、支气管炎、鼻窦炎、鼻出血、鼻腔咽喉干燥和嘴唇裂口等。
二、皮肤等组织水分蒸发,导致皮肤和眼睛干燥发痒。
三、空气干燥使人体容易产生静电,不但经常产生“触电”样不适感,还可影响心肌正常的电生理过程,诱发心律失常,并可使部分精神病或心脏病患者病情加重。
四、相对湿度较低使人容易感到寒冷,研究发现室内温度为21℃、相对湿度为10%时,人体感觉到的温度只有18℃。另外室内温度偏高不但加重空气干燥,还浪费了紧缺的能源,增加经费支出;室内温度在16℃-21℃之间,每降低1℃可节省约5%的供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