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中医教你冬季如何不怕冷

[导语]大雪节气已过了,天气变的越来越寒冷了,在寒冷的天气中,该如何进行保暖呢?怎么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呢?让我们来看看中医有什么好的方法吧。

大雪节气已过了,天气变的越来越寒冷了,在寒冷的天气中,该如何进行保暖呢?怎么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呢?让我们来看看中医有什么好的方法吧。

冬季调理 养阳是关键

到了冬天一定要“顾护阴液,保养阳气”,冬季比较损耗阳气,最要注意的是养护生命活力,防止热量散发。因为按照中医的说法,冬季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要与天地相应,自然这个时候人的阳气也要藏住。《黄帝内经》就告诉人们,冬季要“去寒就温”,就是要人们主动地去养藏阳气。

进补其实并不只在冬季,中医进补,四时皆宜。而到了冬季,人们应该遵循自然界“蛰伏闭藏”的规律,采取以“伏藏”为主的养生保健。冬天多洗足浴其实是活血化瘀的好办法,但市场上风行的中药泡脚基本没有经过辨证论知的过程,所以还是到医院配个药方在家泡脚为宜。

保暖三不露 穿戴有讲究

有句老话叫“春捂秋冻”,刚刚过去的秋天,由于气温有些高,露胳膊露腿的恐怕还不碍事,但想要平安地度过冬天,冬季保暖特别要注意的是三不露:即胸颈不露、腰腹不露、足膝不露,一定要重视这三处的保暖。

很多人一到寒冬季节,就会感觉肩部发紧、酸疼,就是和受风、受寒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人还未感冒就先出现肩颈酸痛,没等找出原因,又紧接着发起高烧来,其实就是受寒感冒的一个明显特点。另外,颈部保暖还能预防颈椎病。所以,舍弃那些领口过大的打底衫和针织衫,套上高领衫,裹上厚厚的围巾,才是冬季养生的正道。

对于女性来说,最忌讳的也就是露腰露肚子。腰腹着凉会直接导致女性宫寒,除了手脚冰凉、痛经外,还会涉及妇科疾病,即中医所说的“寒气伤及胞宫所致”。所以,做好腰腹和下半身的保暖工作,可以避免许多妇科疾病的发生。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大部分人应该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往往有人会试图拿自己的青春去赌一把。那些天很冷还穿裙子,或者迟迟不穿秋裤的女性,就是典型代表。石胜利教授提醒说,“寒主收引,寒凝气滞,血遇寒则凝”,这是常理。膝盖保暖不够,就会血液循环不畅,轻则长冻疮,重则关节损伤,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关节炎,年轻时扛一扛固然没多大问题,年老就会出现问题。

中药食材养生 营养美味

传统的中药食材,不管是用来入菜、熬汤,还是按摩、足浴,都能帮你驱逐寒气,补充元气。红枣天生就是为女人准备的,它性温味甘,具有补益脾胃、调和药性、养血宁神的效果,是中医处方里最常见的一味药;川贝是肺脏的保护者,整个冬天,我们的肺都比较容易受伤,川贝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当归,可作为食物香料、身体补药和调血中药,并具有补血的功能,但是当归可能影响子宫肌肉的机能,怀孕期间不应服食。女性要加强抵抗力及耐寒力,应多吃羊肉,不仅可改善虚寒而且可以补血,还可以尝试下糯米八宝粥、莲子粥、枸杞粥等粥品,能起到润泽脏腑、养颜护肤的效果。

姜是冬天必备的食补良药,在冬季做菜时,争取每次都放点姜,能起到驱寒的作用,除非你正处于吃辣造成的上火状态,或者处于扁桃体发炎的急性期。另外,早盐晚蜜也是冬季润燥的一大良方,特别是晚上多喝蜂蜜水,是补水分、防便秘的好方法。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