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严寒逼人,对于广大中老年朋友来说的健康问题又成了头等大事。中医认为,老年人各个器官出现的疾病都是由肾亏肾虚和气虚血亏造成并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从整体上调理生理机能,有效根治多种并发中老年病症。并且要做到治疗与养生坚固,这样才能祛病强身永葆健康。而要达到这种效果,药酒不失为一种选择。
中医认为,药酒是中医治病和滋补的传统方法的结合体,药酒包含酒和药物的双重功效,其中中药能补虚扶正、调和气血、平衡人体阴阳,酒能行血脉、通经络,二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另外,酒不仅有活血通淤的药用价值,且它的化学构成可以把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全部溶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药效。
饮用药酒祛病强身,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医学代表巨著《黄帝内经》中,就有药酒在医学上运用的记载。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野有用“红兰花酒”治疗妇女痛经的记录。而明朝医学家李时珍的医学名作《本草纲目》中,则有了69个药酒方。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更出现了67味大组方的国宝级宫廷药酒“鸿茅药酒”,专供皇家使用。可见,经过几千年中华医学实践,证明药酒在对症治疗、保健强身上有着不可忽视的独特功效。
一般来讲,药酒主要适用于中老年人和体弱者。据介绍,药酒按其中所含的药材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药酒、植物药酒、动植物药酒,以及矿物类药酒。而按照药酒作用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治疗性药酒,另一类是滋补性药酒。 按照其组方的不同药酒又分为大方药酒和小方药酒。小方药酒只有几味药,十几味药,最多不过二三十种药,药力有限,对治单一病症,比如风湿酒、温胃酒、补肾酒等等,只是解决人体部分器官的“通”,功能比较单一。而大方药酒则包含了数十味中药,多味中药互为君臣、相互佐使,可以组成上百种药方,从而起到能够整体治疗、多种兼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