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也是传统中医养生学上的重要的节气。冬至是阴阳更替的特殊日子,而中医讲究保护初生的阳气,冬至到小寒、大寒的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在此期间应注意养生“冬藏”。
藏精(藏肾精)——药物滋补 养肾护精
冬季养生的重点是养肾。“肾藏精”,肾是贮藏营养精华的脏器,肾为先天之本,肾气的盛衰主宰着人体的衰老和衰老进程。因此,养生学家一直把养肾护精作为抗衰老的重要措施。冬令养生进补养肾护精,不但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把滋补品中有效成分储存在体内,为明年春天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藏阳(藏阳气)——起居适应 生活规律、避寒保暖,保护人的阳气
在冬季,要通过人体保暖,特别是背、足部的保暖,达到保护人的阳气。因为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背部侵入而引发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而足为人体之本。是三阴经之始、三阳经之终,与人体十二经脉、脏腑、气血相联系。因此中老年人特别要注意这两个部位的保暖。
藏神(藏神气)——精神调养 心理平衡,宁静为本,神藏于内
在冬季,人们应该要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节言语,少伤神、伤气。
藏热(“藏热量”)——饮食调摄 多温少寒,补肾助阳
一般而言,冬季气候寒冷,为了御寒保暖,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要求较高,而且人体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因此饮食养生的原则是 应该多食温热,少食寒凉生冷食物,补肾助阳以“藏热量”为主。
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仁、韭菜、茴香、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桂圆、荔枝、木瓜、石榴、乌梅、鳝鱼、鲢鱼、虾、海参、鸡肉、羊肉、狗肉、肉桂、辣椒、花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