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军训更人性化
身着统一的迷彩服,喊起响亮的口号,在骄阳下挥汗如雨。上海大学、工程技术大学、复旦视觉艺术学院等几所高校的“90后”新生迎来了军训。头天军训内容是基本军姿,虽然内容简单,但要以一个军人的标准做出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只是站了5分钟军姿,大滴大滴的汗水就顺着大学生们的脸颊淌下。
“教官!来一个!”在复旦视觉艺术学院的训练场上,传达设计学院的同学们正起哄着让教官做示范动作。当教官潇洒地做出一连串标准的斜踢腿、趴下等动作后,一旁的学生开始使劲喝彩起来。学校还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在军训间隙安排放映军事电影和励志电影。
“军训越来越人性化了。”上海大学学工办副主任张恒龙表示,上大军训每天分两个时段,早上7点45分到10点45分,下午3点到5点45分,避开了中午炎热的天气,在空闲时间穿插着校友报告会、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工程技术大学负责学生工作的王老师也称,学校不提倡学生不顾身体坚持训练,如果出现不适症状,随时可以提出适当休息。
防灾、反恐纳入军训
在各个高校的军训训练场上,应对地震、火灾、恐怖袭击的应急演习,成为08年训练的重要内容。随着一声警报,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楼骚动起来,分布在三个楼层的200名学生迅速离开教室,沿最近的楼梯疏散下楼,到附近大路上集合,84秒后,全部学生到达集合地点。在这次军训中,400多名军训学生参加了快速撤离、紧急避险、自救互救、全面营救四个科目的演习。
而29日下午两点半,在同济大学西南二楼及人工草坪,军训学生将进行防灾反恐综合演练,这也是同济大学第一次把反恐演习引入军训。学生还将开展防灾救护、60米救护、穿戴防化服、油桶灭火等多项竞赛,普及应对多种灾害事故的逃生要领,提高突发灾害事故情况下的自救救人能力。
军训考验智商情商
上海交大一位来自四川的女生亲眼看到过地震后的场面,她说:“军训中,模拟展现了多种灾害事故现场。实战式的演习,让我们今后万一面对这样的场景时,至少不会手足无措。”
“年轻的大学生具备知识和能力,应该成为掌握基本防灾技能的重要群体。”同济大学的防灾专家指出,军训中增加防灾演练很有必要。而同济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小赵对于即将开始的演习非常期待,“听说以前的军训都是队列练习、打靶练习,今年我们的军训更有趣了,这样的军训显然对我们的智商、情商考验很大。”为了在演习中表现优异,他已经在休息时间开始预习。
安全意识增强
不少高校辅导员老师表示,“90后”新生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电脑主机箱大小的保险箱,08年受到了新生的追捧。上海大学以往仅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新生租用保险箱,而08年有50%的新生租用,四年租费为250元保险箱供不应求。松江大学园区的学生社区里,也出现了排队租用保险箱的情景。
上海大学学工办副主任张恒龙说,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他们需要把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手机等贵重物品谨慎保存,可见安全意识确实增强了不少。
此外,从如何妥善保管信用卡、如何避免受到性侵害,到学会武术、跆拳道、擒拿格斗等防身术,一系列详尽而实用的安全教育,也将走进大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