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让轮胎不打滑的护驾高手

2007 4 23 日, 重庆市北碚区发生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中型客车撞断了公路桥的护栏, 翻到13 高的桥下, 使车内的26 名乘客失去了生命。事后调查组发现除了有超载、超速现象, 一个重要原因是汽车的ABS 系统失效。在湿滑的路面上, 汽车在刹车时前后轮均发生抱死 车身失去转向能力, 同时发生了侧滑, 车祸随即发生仅仅是客车ABS 的右后轮传感器有一个没有修复的小故障, 就导致了严重的后果。目前, 大部分汽车都安装了ABS 防抱死系统。但是, 人们对ABS 的原理和作用还有不少误区,不能正确使用它,留下了安全隐患。

 

   从飞机到汽车的技术

我们常能在电影里看到这样的情景:飞驰的豪华轿车失去控制, 横甩出去, 车轮发出刺耳的尖叫, 在闹市街头横冲直撞, 最后撞坏了一家珠宝店的玻璃橱窗。电影里的撞车场面很精彩,可要是发生在真实世界里,往往造成悔恨终生的悲剧。汽车在制动时失去控制, 是因为车轮抱死 这也是有了刹车装置以来人们一直面临的难题。所谓车轮抱死 就是车轮完全停止了转动, 和路面发生滑动摩擦,不但打方向盘不管用, 还很容易出现侧滑、甩尾, 甚至导致汽车完全掉头。从高速行驶到最终停下来的过程中,车轮抱死让汽车失去掌控, 车上的人也置身于危险的边缘。为了防止车轮抱死的危险, 现在的汽车大多安装了ABS 防抱死系统(Anti-locked Braking System)。早在1920 年, 一个叫霍纳摩尔的英国人就发明了ABS 技术, 并申请了专利。但ABS 一开始并不是为汽车设计的, 而是应用在火车上。1930 年代,ABS 已经成了铁路机车的制动系统的一部分, 用于减少火车刹车时车轮和铁轨的剧烈摩擦造成的磨损。到了1940 年代末,ABS 又成为飞机制动系统的标准配备, 起到缩短飞机着陆的滑行距离、防止跑偏、减少磨损的作用。50 年代,ABS 开始被安装在一些载重车上。不过, 价格高昂、技术也不成熟的ABS迟迟没能普及。在没有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的时代,机械装置不能敏捷地监控车轮的速度,调节刹车压力。直到1978 年,ABS 技术才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由微处理器控制的新型系统确定了ABS 技术的基本模式。从1980 年代末开始,ABS 的用户开始飞速增长。到了现在,ABS 几乎成了汽车的标准配备。北美高速公路安全局(NHTSA)曾作过统计, 截至2005 年,ABS 一共挽救了14563 名北美驾驶者的生命。

 

最佳刹车效果

出来开车, 难免遇到意外情况。从紧急踩下刹车, 到车子安全停下, 也许只有短短几秒的时间。ABS 发挥作用, 往往是在这决定命运的几秒钟里。那么,ABS 是怎样防抱死 让汽车躲过危险的呢?

 

 

 

ABS的传感器一直在监控车轮的状态。当用力踩下刹车踏板时,车轮就会抱死,这时,ABS会把制动片放松,减小刹车力度,让车轮重新滚动,然后再次刹紧,当抱死时又自动放松。这样不停地重复刹车、放松的动作,一秒种可作用60120次。这个过程很像进行机械的点刹,这可比人工操作的每秒12次点刹频率高多了。这样,在车轮转动的间歇,驾驶员就能够一边刹车,一边控制汽车转向,从而远离危险地带。

很多人有一个误解,认为ABS能够缩短刹车距离。其实,从原理上看,ABS非但不能缩短刹车距离,还会让刹车距离延长——但这却换来了紧急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在紧急关头,轮胎不打滑,完全受方向盘控制才是最重要的。正常工作的ABS,能让汽车在制动时至少保留了70%的转向能力,这样就能通过方向盘控制方向。

驾龄不长的小吕经历了一次不大不小的车祸。他在高速公路上超车,为了躲避一辆侧翻的大货车,他猛踩刹车。可他的下一个动作——打方向盘已经不起作用,车轮抱死了,撞上了隔离带的护栏。出了医院,小吕换了一辆装备ABS的汽车,再次发生这样的状况,只要用最大的力量踩住刹车不放,ABS就会自动启用,车轮就不会抱死了。

ABS不是在每次制动时都工作,它只在车轮接近抱死的时候发挥作用。用力踩下刹车时,踏板或车身会传来震动,也会有一些噪音,不必担心,这是ABS正常工作的状态。装备了ABS的汽车,紧急制动后只会在路面上留下一小段一小段的轻微车痕,不会过度损伤轮胎。

目前,ABS常常和一种叫电子制动力分配”EBDElectricBrakeforceDistribution)的新技术搭配使用。EBD实际上是ABS的一种辅助功能,在汽车制动的瞬间,它能快速分析汽车的行驶状态,计算出四个轮胎不同的摩擦力数值,然后调整制动装置,使制动力和摩擦力(牵引力)相匹配,有效地缩短汽车制动距离。

ABS能让我们的驾驶变得更安全,不过,它仅仅是一项辅助安全系统。高水平的赛车选手甚至不屑于在自己车上安装这个系统,因为他们可以利用车子性能的缺陷在高速驾驶中玩弄高效但危险的技巧。对一般人来说,在认识、正确使用ABS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遵守交通规则,时刻集中注意力。脱离了人的敏锐判断,再高级的技术,也不能在瞬息万变的道路上让驾驶变得百分之百安全。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