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的传感器一直在监控车轮的状态。当用力踩下刹车踏板时,车轮就会抱死,这时,ABS会把制动片放松,减小刹车力度,让车轮重新滚动,然后再次刹紧,当抱死时又自动放松。这样不停地重复刹车、放松的动作,一秒种可作用60到120次。这个过程很像进行机械的“点刹”,这可比人工操作的每秒1、2次点刹频率高多了。这样,在车轮转动的间歇,驾驶员就能够一边刹车,一边控制汽车转向,从而远离危险地带。
很多人有一个误解,认为ABS能够缩短刹车距离。其实,从原理上看,ABS非但不能缩短刹车距离,还会让刹车距离延长——但这却换来了紧急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在紧急关头,轮胎不打滑,完全受方向盘控制才是最重要的。正常工作的ABS,能让汽车在制动时至少保留了70%的转向能力,这样就能通过方向盘控制方向。
驾龄不长的小吕经历了一次不大不小的车祸。他在高速公路上超车,为了躲避一辆侧翻的大货车,他猛踩刹车。可他的下一个动作——打方向盘已经不起作用,“车轮抱死”了,撞上了隔离带的护栏。出了医院,小吕换了一辆装备ABS的汽车,再次发生这样的状况,只要用最大的力量踩住刹车不放,ABS就会自动启用,车轮就不会“抱死”了。
ABS不是在每次制动时都工作,它只在车轮接近抱死的时候发挥作用。用力踩下刹车时,踏板或车身会传来震动,也会有一些噪音,不必担心,这是ABS正常工作的状态。装备了ABS的汽车,紧急制动后只会在路面上留下一小段一小段的轻微车痕,不会过度损伤轮胎。
目前,ABS常常和一种叫“电子制动力分配”EBD(ElectricBrakeforceDistribution)的新技术搭配使用。EBD实际上是ABS的一种辅助功能,在汽车制动的瞬间,它能快速分析汽车的行驶状态,计算出四个轮胎不同的摩擦力数值,然后调整制动装置,使制动力和摩擦力(牵引力)相匹配,有效地缩短汽车制动距离。
ABS能让我们的驾驶变得更安全,不过,它仅仅是一项辅助安全系统。高水平的赛车选手甚至不屑于在自己车上安装这个系统,因为他们可以利用车子性能的缺陷在高速驾驶中玩弄高效但危险的技巧。对一般人来说,在认识、正确使用ABS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遵守交通规则,时刻集中注意力。脱离了人的敏锐判断,再高级的技术,也不能在瞬息万变的道路上让驾驶变得百分之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