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查处一包子馅制售黑作坊
查获多种无检验检疫标志的肉馅及多种香精添加剂;执法部门表示将立案调查
继前日一“香精包子”培训机构被查处之后,昨日上午,门头沟区食品办会同区工商、质监、公安等多部门,对位于门头沟区永定镇冯村的一家制售劣质包子馅料的无证作坊进行查处,并从中寻获多种香精添加剂。
记者此前暗访发现,该黑作坊所制作的肉馅并无检疫证明,每日被送往北京数十家包子店内加工使用。
多部门联合查抄黑窝点
记者经过近一个月调查发现,位于门头沟永定镇冯村附近的一家肉馅黑窝点,没有生产许可证,长期向位于北京市内的数十家包子店提供馅料。
昨日,门头沟区食品办联合工商、公安、质监、卫生监督、动物卫生监督以及当地政府,派出数十人前往查抄黑窝点。
上午11时许,执法人员将小院封锁。当时小院南侧的8间平房连成一排,但房门紧锁,所有窗户均被深色窗帘遮挡严实,被铁链拴住的黑狗不断狂吠。
房间内发现多种香精
一名紫衣中年女子言语支吾,最初称只有东侧两间房为自己生活租用,经一再追问,其承认8间平房为馅料加工点,并将房门逐一打开。
在多间平房内,堆放着百余箱豆豉、豆沙馅、梅干菜、紫菜等未拆封货品。执法人员还在屋内寻获众多贴有“芝麻香精油”、“猪肉香精”、“老汤精膏(牛肉)”等标签的香精添加剂。
紫衣女子称,这些货物配送给多家包子铺,作坊制作肉馅时并不使用。
而在其中一间平房内,3瓶敌敌畏放在墙角。质监部门执法人员介绍,按照相关规定,在食品加工场所内不允许放置此类物品。
被查肉馅无检疫证
随着中部一间平房房门打开,一股腥臭扑鼻而来。30余平米的房间内,有一台2米高、面积10余平米的冷库。库内存放有纤维袋装猪肉两扇,每袋重25公斤,袋身标明猪肉种类为“槽头肉”(指猪头与躯干连接部位的颈脖肉,食之对人体无益而有害)。
平房里间屋内,3台冰柜内均放满铰好的肉馅,分装在红色小塑料袋中。屋子一侧,放有大型铰馅机、刨肉机。
门头沟区动物检疫工作人员现场检查发现,该作坊内共有猪肉馅208公斤、牛肉44公斤,在冰库里有2包猪肉分割肉50公斤,4包牛肉分割肉75公斤。各类肉品均无检验检疫标志,被认定为来源不明。
而据执法人员查获的账本显示,该黑作坊所涉馅料交易金额巨大。
昨日,门头沟区执法部门表示,将对其立案调查,如果情节严重,将移交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门头沟警方称,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